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宇宙星球 #118

118.神变成人就这

118.神变成人就这样变得显而易见。这是圣言存在的最首要和最重要的目的。因为没有人能信神并爱祂,除非他能以某种形式理解祂。因此,那些承认一位不可见,因而无法理解的神之人在思维上会滑入自然界,视自然为神,进而根本不信神。所以,主乐意出生在这个星球,并通过圣言显明这一事实,以便它不仅在这个星球为人所知,而且还由此显明给来自其它星球的灵人和天使,同样显明给来自我们地球的外邦人或异教徒。在来世,外邦人或异教徒被天使教导,那些照自己的宗教信仰过着良善生活的人会接受信之真理,并承认主(AC 2049, 2595, 2598, 2600-2601, 2603, 2861 [原文2661], 2863, 3263)。

属天的奥秘 #10123

10123.“你要在

10123.“你要在坛上从罪中清洁”表在天堂和教会中,从邪恶中洁净。这从“洁净”、“罪”和“坛”的含义清楚可知:“清洁”是指洁净;“罪”是指邪恶,因为来自人的一切邪恶都被称为“罪”;“坛”是指神性良善方面的主和对祂的敬拜的一个代表(参看9714, 9964节),在此是指天堂和教会中的神性良善方面的。由于所论述的主题仍是主的流注、同在,以及那里对祂的接受,所以“坛”也表示就接受来自主的神性良善而言的天堂和教会。事实上,正是主的神性构成天堂和教会,因为主在那里是住在自己的东西里面,而不是住在人自己的东西里面。这也解释了为何“坛”还表示有天堂或教会存在于里面,因而有主存在于里面的这个人自己;在从人抽象出来的意义上,“坛”表示来自主并与天堂天使和教会成员同在的良善本身。
  启示录就提到了这些意义上的“祭坛”:
  有一根像量杖的芦苇赐给我;天使站在旁边,说,将神的殿和祭坛,并在殿中礼拜的人都量一量。(启示录11:1)
  在这段经文中,“神的殿”和“祭坛”是指天堂和教会,“殿”是指属灵教会,“祭坛”是指属天教会;“量”是指认识真理和良善的量和质;这就是为何经上不仅说量“神的殿和祭坛”,还说量“在殿中礼拜的人”。“殿”是指属灵教会(参看3720节);“量”是指认识事务在真理和良善方面的状态(9603节)。又:
  我又听见另一位天使从祭坛中说,主神,全能者阿,你的判断义哉,诚哉。(启示录16:7)
  “从祭坛中”表示从至内在天堂中,就属天良善掌权的地方;属天良善就是对主之爱的良善。耶利米哀歌:
  主丢弃自己的祭坛,憎恶自己的圣所。(耶利米哀歌2:7)
  “丢弃祭坛和圣所”是指丢弃教会的一切;“祭坛”是指教会在良善方面的一切,“圣所”是指教会在真理方面的一切。
  

属天的奥秘 #2249

2249.“亚伯拉罕

2249.“亚伯拉罕近前来说”表示主出于人身或人性的思维,这思维与神性贴得更近了。这从前面论述主对人类的思维的地方可推知,因而无需解释。就内义而言,本章充分描述了主的思维和感知的状态,开头则描述了主的人身或人性与其神性结合的状态。诚然,在世人眼里,这些事似乎不那么重要;然而,它们却是至关重要的。
在天使眼里,他们的圣言就是内义;这些大事与它们的代表一起以一种最美的形式活生生地呈现在他们面前。此外,随它们而来并与类似它们的无数事物也都呈现出来,这些事物都涉及主与天堂的结合,以及对他们人身或人性里面的主之神性的接受。事实上,天使的观念是这样:他们享受这些事物胜过其它一切事物,并感觉它们是最快乐的。他们由此在主的人身或人性本质与其神性本质结合方面越来越被这些观念光照和确认。因为天使曾是世人,当他们为世人时,只能想到主是一个人,并且主就是神,以及神性三位一体,从而为自己形成各种观念,尽管那时他们不知道这些观念是何性质。
天堂的奥秘具有这种性质:尽管它们完全超出我们的理解,但我们每个人仍可以为自己形成关于它们的某种观念,因为若不通过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形成的某种观念,没有什么东西能留在记忆中,更不用说进入任何思维了。天使的观念只能从世上的事物,或类似它们的事物中形成;而那时由无法理解的事物产生的谬念或幻想也渗入进来。在来世,这些谬念或幻想会使那时更为内在的思维观念疏远信之良善和真理。
为了驱散这些谬念或幻想,本章的内义大量阐述了主的人身或人性与其神性的结合,以及祂的感知和思维。当世人阅读圣言时,这些事同时以这样一种方式进入天使的感知,即:他们以前从其它源头,以及很容易由这些源头产生的顾虑中形成的观念逐渐被驱散;而与天使所享有的真理之光一致的新观念则被注入。这种情况在属灵天使当中比在属天天使当中更突出,因为天使的观念越纯粹,天使就越完美地接受天堂的思维。众所周知,在主眼前,天也不洁净(约伯记15:15);天使们不断被完善,这的确是真的。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